2022年01月15日 轉摘自:中國政府網
剛剛過去的2021年,我國外貿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海關總署1月1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9.1萬億元,比2020年增長21.4%。其中,出口21.73萬億元,增長21.2%;進口17.37萬億元,增長21.5%。與2019年相比,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出口、進口分別增長23.9%、26.1%、21.2%。
“總的來看,‘十四五’對外貿易實現了良好開局。”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表示,2022年外貿面臨的不確定不穩定不均衡因素增多,但也要看到,我國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將繼續為穩外貿提供有力支撐。
三大因素支撐外貿快速增長
以美元計價,2021年我國年度進出口規模達到了6.05萬億美元,首次突破6萬億美元關口,達到了歷史高點。
“2013年,我國外貿首次達到4萬億美元。時隔8年之后,我國外貿在1年之內連續跨過5萬億美元、6萬億美元兩大臺階,僅2021年1.4萬億美元的外貿增量,就相當于2005年全年的規模。”李魁文認為,主要有三方面因素支撐了我國外貿快速增長。
一是我國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地位。2021年,我國經濟繼續保持恢復態勢,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主要經濟指標保持了較快增長,特別是國內生產和消費需求為外貿穩增長提供了強有力支撐。據海關統計,2021年我國中間產品進口和出口分別增長24.9%和28.6%,消費品進口增長9.9%。
二是全球經濟保持復蘇態勢。2021年,全球經濟整體呈現復蘇態勢,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均預測世界經濟增長5%以上,世界貿易組織預測全球貨物貿易量增長10.8%。2021年,我國對歐盟、非洲出口增速均超過20%,對拉丁美洲出口增速超過40%。其中,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家用電器等宅經濟相關產品和醫藥材及藥品等出口繼續保持較大增幅,有力支持了全球抗疫。
三是穩增長政策措施效果持續顯現。去年以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穩主體、穩市場和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的政策措施,比如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延續并完善部分減稅降費政策,實施新的結構性減稅,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制造業企業的融資支持,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進一步深化跨境貿易便利化改革,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貿易投資便利化改革創新等。這些政策效果持續釋放,助力外貿企業紓困解難,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成為外貿穩增長的重要支撐。
外貿高質量發展邁新步
2021年我國外貿在質量提升方面也有了新進展。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徐德順表示,外貿市場份額、新業態發展、進出口結構等方面都取得積極進展,外貿轉型升級成效明顯。
“在全球市場份額占比方面,我國由2001年的4%大幅提升至2021年前三季度的13.5%。”李魁文說,2021年前三季度,我國出口國際市場份額為14.9%,比2012年提升3.8個百分點,這一增量剛好與2000年我國出口國際市場份額相當。
跨境電商、市場采購等新業態新模式是外貿發展的有生力量,也是國際貿易發展的重要趨勢。2021年,我國跨境電商出口同比增長24.5%,市場采購出口增長32.1%,我國促進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政策效應持續顯現。
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數量達56.7萬家,增加3.6萬家。其中,民營企業對外貿增長的貢獻度達58.2%。在貿易方式上,2021年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占比超六成,同比提升1.6個百分點;在區域布局方面,中西部地區進出口6.93萬億元,增長22.8%,比同期外貿整體增速高出1.4個百分點。綜合保稅區、自貿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等開放平臺表現亮眼。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11.6萬億元,增長23.6%,較同期我國外貿整體增速高出2.2個百分點。
穩外貿力爭激流而上
“今年,我國外貿要進一步穩定發展預期,力爭激流而上。”徐德順表示,當前全球疫情依然嚴峻,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和不確定,我國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要落實好穩外貿政策舉措,推動外貿創新發展。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進一步擴大開放,針對困難挑戰推出應對舉措,做好跨周期調節,助企紓困特別是扶持中小微企業,努力保訂單、穩預期,促進外貿平穩發展。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的《關于做好跨周期調節進一步穩外貿的意見》,從加強財稅金融政策支持、進一步鼓勵外貿新業態發展等方面推出15條舉措,強調做好跨周期調節,助企紓困特別是扶持中小微外貿企業,努力保訂單、穩預期。
據悉,多重跨周期調節穩外貿政策已排上日程,這些政策舉措將進一步聚焦市場主體關切,聚力高水平對外開放,助力進出口貿易保持穩中向好態勢。
“下一步,海關總署將按照提振外貿市場主體信心的要求,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助企紓困、恢復發展,更大激發外貿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的內生動力。”李魁文說。